首頁>專題>哥們兒加油>要聞 要聞
七部門發文,中國全貨機貨運 “高光期”能持續多久?
經濟觀察網 記者 宋笛 4月20日,交通運輸部、商務部、海關總署、國家鐵路局、中國民用航空局、國家郵政局、中國國家鐵路七部門發布了《關于當前更好服務穩外貿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其中提及要“加強航空貨運運力配置。充分發揮國際航空貨運審批“綠色通道”作用,支持航空公司增開全貨運航線航班、使用客機執行貨運航班,并在航權、時刻方面給予傾斜。”
在過去的一個月,中國航空貨運經歷了少有的“高光時期”,客運大幅度降低的同時,全貨機運輸卻保持了逆勢增長的態勢。按照國家民航局在4月15日發布會中披露的數據顯示3月份,共完成運輸總周轉量39億噸公里,同比下降63.4%;完成旅客運輸量1513萬人次,同比下降71.7%;完成貨郵運輸量48.4萬噸,同比下降23.4%。值得一提的是,全貨機貨運量逆勢增長,共完成25.3萬噸,較去年同期增長28.4%。
一位接近政策層人士對經濟觀察網表示,全貨機貨運量的快速增長主要原因在于很多客機改運貨了。
另一位貨運航空人士則對經濟觀察網分析,因為疫情,人員流動受到極大限制,而且相繼在國內和國外高發的疫情限制了國內航線和中外航線的運行,客機停了,一大部分低成本的航空貨物運輸就面臨無運力支持,全貨機涌上舞臺,肩負的除了貨物運輸,更多更重要的是物資的運輸。
“這次疫情改變了很多格局”,該人士表示。
公開資料顯示,目前全國多個機場、航司正在開展“客改貨”跨境航班業務。白云機場在3月21日至4月15日,已累計保障國際進出港貨運航班881班,國際貨量達18730噸;其中“客改貨”航班近190架次,運輸貨物達1500余噸;鄭州機場則每天平均有上千噸國際急需的防疫物資從鄭州機場空運出境。自3月30日至4月中旬,立陶宛GetJet航空公司在鄭州機場執行8個“客改貨”救援物資包機,均飛往立陶宛考納斯機場。
在疫情發生前,全球航空貨運超過一半的比例以客機腹艙的形式開展,但在疫情發生后,由于全球多個國家客機停飛,腹艙運輸的方式難以繼續。按照此前列日機場商務副總裁Steven Verhasselt介紹,目前只有中國鄭州國際機場,美國的孟菲斯機場,歐洲盧森堡機場,以及列日機場是特例,即這幾個機場并不僅僅依靠客機的腹艙運送。
疫情中凸顯的是中國在全貨機和航空貨運方面的短板。國家發展改革委基礎設施發展司一級巡視員任虹女士曾經在3月29日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會議中介紹,從數量上看,中國目前只有全貨機173架,但美國有全貨機超過了550架;從發展速度上看,貨機的數量增長是較慢,在“十三五”前幾年總共才增加了49架貨機,這49架占“十三五”規劃預計的40%。
按照任虹的介紹,中國55家航空公司中,有全貨機的數量僅有10家。
全貨機低迷的原因是復雜的,任虹介紹,前幾年貨運市場非常低迷的時候,有些航空公司積極性受到挫傷,曾經一度削減購買貨機的愿望。 “我國貨運增長的速度遠比客運增長低很多,也就是說我們國家航空貨運正處于發展的初期階段”,任虹表示。
此外,一位機場人士對經濟觀察網表示,中國航空業以滿足客運為主要目標,在疫情發生前,機場在貨運的時刻、航權安排上往往以客運優先,這就提高了物流、航空公司全貨機運輸的調度難度。
《通知》中也提及要“落實對國際貨運航線的支持政策,鼓勵航空企業盡快擴大貨機運力規模,快速提升覆蓋全球主要國家和地區的國際貨運能力,緩解運力短缺矛盾。支持以貨運為主的樞紐機場開放日間繁忙時段的貨運航班時刻配置,全力推動航空公司復航或增加貨運航班。”
特殊時期全貨機的高光時刻在未來是否會得到延續?全貨機的數量會否永久性增加?
上述貨運航空界人士對經濟觀察網表示:“我的答案應該是回到原點。因為國內全貨機公司日常情況下無一幸免賠錢,原因就是貨源和成本;另外,要保障旅客的出行能力不可能削減客機,而旅客帶來的群體性壓力不得不讓民航客機先行。”
編輯:李澤杰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