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協·協商>建議 建議
丁時勇委員:調整經濟增長預期 優化政策保障民生
面對挑戰和考驗,全國政協委員丁時勇說,疫情確實對我國經濟帶來沖擊,但并沒有改變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完成去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的各項目標任務還是有很多有利條件的。“但對疫情帶來的短期影響,應該有一個客觀務實的判斷。”丁時勇建議,結合當前的形勢和未來變化趨勢,對今年的經濟增長預期要作適當調整。同時,利用已經出現的經濟發展緩沖期,繼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進一步調整優化產業結構,著力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疫情暴發以來,從中央到地方為穩定經濟發展,陸續出臺了大規模減稅降費、擴大政府支出、采取較大力度的貨幣寬松政策等一系列扶持政策。丁時勇表示,這些政策綜合發力,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抵消疫情帶來的影響和沖擊。他提出,下一步要采取積極有效措施,確保已出臺的各項涉企政策落實落地,結合全球疫情發展形勢,進一步調整、優化和細化各項政策,不斷提高精準性和有效性,通過分類施策,確保受疫情影響較大的多數企業能夠普遍受益,并健全財政、貨幣、就業等政策的協同和傳導落實機制,對沖疫情對經濟增長的影響。
“疫情影響下,穩定就業預期,確保居民就業和收入保持穩定,能更好增強居民消費能力,持續提振市場消費信心。”丁時勇建議,要堅持把擴大就業擺在經濟社會發展的優先位置,重點支持和發展吸納就業能力強的服務業、中小微企業、勞動密集型產業,實現穩企業、穩崗位。此外,他還建議,有序實施“消費券”計劃或采取直接發放貨幣補貼的方式也是拉動消費的重要舉措。可主要面向農村建卡貧困戶、城市低收入群體、因受疫情影響暫時失業人員等發放,既確保基本民生,又促進拉動消費。
編輯:張佳琪
關鍵詞:經濟 疫情 政策 丁時 時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