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生態>資訊
一所學校的“零廢棄”經
這里是一所國際學校。如果你問學校的學生,學校什么樣?學生們往往不假思索地脫口而出,“我們學校是一個提倡‘零廢棄,環保’的學校。”
這里是位于北京的海德京華雙語學校明悅學部(以下簡稱明悅)。在成立之初,明悅就設立了“零垃圾”的目標,把校園當作一個大課堂,從廢棄物管理、能源、水資源、生物多樣性、綠色校園管理等五大方面進行系統性建設,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讓他們不僅有能力解決現階段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未來還可以系統性地解決全球加速增長的人口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問題。”明悅教育創始人謝康說。
比如,在學部,每天70多人用餐后的廚余平均只有2公斤左右。這些廚余會和落葉一起,在學校菜園堆肥。
學校里有兩個菜園子。一個是校園里開辟出來的種植區,一個是郊區的明悅農場。孩子們在這一大一小兩個菜園子里,感知24節氣,親手耕種70多種植物,接觸動物和昆蟲,體會人與自然的和諧。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從2014年成立到2018年,學校幾乎沒有買過辦公用紙。因為從進入學校后,老師就告知所有家長以及周圍的朋友:長期接受單面紙捐贈。只要是干凈的、沒有污染過的即可。所以在學校,所有紙張都會雙面使用。
為了把紙張物盡其用,孩子們想盡辦法:聽寫的時候,一張單面紙裁開每人一小份;做字卡需要硬紙,回收的快遞信封正合適;餐廳的紙巾,一張分為兩半用。
除了做好垃圾減量,在學校還設立了環保站,號召全校師生、家庭乃至周邊社區共同參與資源回收再生。
第一年,環保站就回收了超過15公斤的廢舊電池以及2000多個飲料瓶等,這些有害垃圾和可回收物,有的交給北京奧北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再循環;有的二手袋、泡沫填充物等送給北京有機農夫市集重復使用;剩下的電池和硒鼓墨盒等交給專業回收機構再利用。
而且,學校開設了專門的藝術課、科學課和生活課。這些廢舊的材料在老師和孩子們的手里被制作成藝術品———舊海報的背面變成新海報,礦泉水瓶剪開變成種植多肉植物的小花盆……
就是這樣,在明悅,孩子們家里的垃圾,回收到學校;社區的垃圾,回收到學校;外出游學途中,孩子們毫不猶豫地撿垃圾、作回收。他們擔當起垃圾減量和垃圾分類的小指導師,倡議身邊的人垃圾分類、愛護環境。
因為他們,周邊正變得更加美好。
編輯:秦云
關鍵詞:零廢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