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19精準扶貧在行動>精準要聞 精準要聞
強化系統思維 確保扶貧協作取得實效
開展東西部扶貧協作是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2010年10月,中央確定山東省和重慶市結對幫扶,山東省14個市分別與重慶市14個縣建立結對幫扶關系,其中淄博市與石柱土家族自治縣結對開展扶貧協作。2019年4月15日,習近平總書記親臨石柱縣中益鄉華溪村,實地考察了淄博市援建的黃精中藥材基地等項目,了解脫貧攻堅工作情況。
自結對以來,淄博市委、市政府講政治、講大局,用真情、聚合力,積極構建對接合作機制,強化項目支撐,加大人才交流,合力推動扶貧協作取得積極成果,通過援助項目建設、產業合作、人才交流、就業幫扶、社會捐助等方式,出真招、出實招,真扶貧、扶真貧,幫助石柱縣打贏脫貧攻堅戰、邁進全面小康社會,展現了淄博作為,貢獻了淄博力量。截至目前,共落實各類援助資金1.83675億元,實施生態扶貧搬遷、貧困村衛生室建設、特色產業發展等援建項目184個。在淄博市的傾情幫扶下,石柱全縣實現85個貧困村、17229戶62391人脫貧,以零漏評、零錯退、群眾認可度近98%、綜合貧困發生率降至0.23%的良好成效,一舉成功摘掉國家級貧困縣帽子,并榮獲“全國脫貧攻堅獎組織創新獎”,脫貧攻堅工作取得決定性成果。東西部扶貧協作既為助推石柱縣脫貧摘帽發揮了積極作用,又為持續深化兩地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礎。
1. 提高認識、靠前站位
開展扶貧協作,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關鍵之舉、重要一招。對口幫扶石柱縣是黨中央、國務院和山東省委、省政府交給淄博的重大政治任務。淄博市各級各部門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脫貧攻堅和扶貧協作的重要論述,深刻認識到扶貧協作是共謀發展的大戰略大布局大舉措。全市上下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按照省委“重大項目要提速、重點工程要突破、重要領域要攻堅”的要求,持續加強資金、產業、就業、人才等領域工作力度,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比蝿?,推進高質量發展,以更大的決心、更清晰的思路、更精準的舉措攻堅突破、決戰決勝,用實實在在的成效體現責任與擔當。
2. 解放思想、創新方式
2020年,淄博市委、市政府堅定不移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切實提高政治站位,強化責任擔當,始終把加強與石柱縣扶貧協作工作緊緊抓在手上,努力克服疫情影響,下大氣力嚴實推進。一是注重利用平臺,通過集約用好“西洽會”等平臺,為扶貧協作提供有力支持。積極拓展對接渠道,2019年以來多次召開產業合作推介會,向100余家企業宣傳推介,先后組織60余家企業到石柱縣實地考察,幫助企業找到合作的切入點和突破口。二是強化市場化思維,精準開展對接洽談,按照“政府引導、市場主導、企業主體”的方式,引導市場資源進軍扶貧協作工作領域,提升石柱縣“造血”功能。積極引導鼓勵符合當地產業政策的淄博市遷出企業到石柱縣投資興業,通過設備更新、技術更新,開拓新的發展空間。截至目前,已有山東金力特管業抗菌不銹鋼項目等9家企業落戶石柱,吸納勞動力就業1200人以上,其中貧困人口650余人。三是樹立共贏意識,發揮各自比較優勢,相互學習借鑒,不斷拓展合作空間。淄博市結合開展的“產業賦能行動”,加強與石柱縣的經濟合作和優勢互補,全力支持石柱縣建設現代山地高效農業產業園,促進農業產業“接二連三”,鞏固完善產業扶貧成果長效機制,強化資產收益扶貧,推進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協助編制了石柱縣現代山地高效農業產業園總體規劃,填補了三益鄉等7個鄉鎮片區規劃空白。把產業合作作為“跳出淄博、發展淄博”的重要窗口和重大機遇,實現從“輸血式”幫扶向“造血式”幫扶、從單向幫扶向雙向合作、從政府幫扶向社會多元幫扶轉變,形成了互利互惠、雙方共贏的格局。通過培育、聚集、鏈接、配置優質資源,幫助淄博企業找到自身發展與石柱縣需求的契合點,做好“援市外、促淄博”的新文章。四是在實踐中“練兵”。扶貧協作既是干部展現能力的大舞臺,又是實戰檢驗和鍛煉干部的練兵場。淄博市注重培選年富力強、能力突出、有培養潛力的優秀干部赴石柱參與扶貧協作工作,為脫貧攻堅貢獻智慧與力量,同時加強日常培養和組織觀察,保持常態化銜接交流,及時把市委、市政府的決策部署和工作要求傳達到位,確保幫扶工作和干部培養兩不誤。淄博市接收石柱縣黨政干部、村黨支部書記、醫務專技人才掛職和交流,為掛職干部工作、生活提供全方位、全過程協調服務,確保掛職工作取得實效。
3. 把握重點、精準發力
一是多樣化籌集資金。今年以來,淄博市已通過對上爭取、社會幫扶資金募集等渠道,籌集東西部扶貧協作資金(含物資折款)1882.86萬元。同時加大政策引導和宣傳力度,發動各區縣、各結對鎮、村、企業和社會組織力量,廣泛開展資金籌措、物資募集等活動,實現了資金來源多樣化,做大幫扶資金的盤子。協調石柱縣將資金精準投放到“推進有利于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就業增收”“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就業”“鄉村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提升”等民生領域,把錢花在刀刃上,確保了效益最大化。二是精準安排援建項目。今年安排援建石柱縣扶貧開發項目35個,其中產業扶貧類15個、消費扶貧類2個、勞務扶貧類3個、教育、基本醫療、殘疾人幫扶類各1個、基礎設施7個、其他類5個。從項目安排看,產業扶貧占援助資金的43.85%,勞務扶貧和消費扶貧分別占援助資金的10%,惠及85個貧困鄉村,惠及率達到100%。目前,實施的35個援助項目已經全部順利啟動。在加快工作進度的基礎上,提前謀劃好項目管理和運營,促進扶貧項目發揮最大效益,確保成效好、帶動強、可持續。三是高效推動增收。積極采取有效措施、落實勞務協作政策,不斷拓寬適合石柱貧困人口的就業渠道、完善來淄博就業人員服務機制,幫助當地做好貧困群眾轉移就業、返崗穩崗工作,鼓勵企業更多招用貧困人口特別是建檔立卡貧困家庭人員。目前,完成貧困人口就業技能培訓7期324人,新增就近就地就業295人,新增轉移就業204人。扎實推進消費扶貧工作,將消費扶貧任務1800萬元分解下達到各有關部門、單位及區縣,已設立消費扶貧專館1個、消費扶貧線下專區9個、消費扶貧地方館3個,助力扶貧產品的宣傳、展示和銷售。目前已完成消費扶貧金額1331.17萬元,占年度任務的73.9%。下一步,將結合淄博市打造數字農業農村中心城市的規劃,深入挖掘當地特色農副產品優勢資源,用好電商平臺渠道,暢通產銷對接鏈路,提升群眾自主致富能力。研究落實財政部、國務院扶貧辦、供銷合作總社制定的《政府采購貧困地區農副產品實施方案》,鼓勵單位工會、企業工會采購石柱特色農產品作為工會福利、慰問品等,積極撮合兩地企業開展上下游合作,建立長期穩定供貨關系;注重發揮社會組織作用,組織動員愛心企業、愛心人士等社會力量參與消費扶貧。四是深入開展文化交流。結合淄博市開展的“文化賦能行動”,積極搭建文化交流平臺,主動向石柱縣闡釋推介齊文化“變革、開放、務實、包容”,重商親商、尊賢尚功等精神內核,宣講淄博“好故事”,發出淄博“好聲音”。同時,下大力氣幫助石柱縣完善鄉鎮文化站、村文化大院、農家書屋等基層文化基礎設施,組織實施了一批文化扶貧項目,加強民族文化、地方特色文化的交流力度,讓更多淄博民眾了解對口幫扶地區的特點特色,增進地區感情和相互認同。
當前脫貧攻堅到了決戰決勝、全面收官的沖刺階段,淄博市將牢固樹立“一盤棋”思想,面對面、實打實地對接石柱縣脫貧攻堅的現實需求,把準扶貧協作的契合點,以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為核心,以“組團式”幫扶為主線,突出資源集聚、資金整合、政策集成,把握工作重點、拓展合作空間、趕超時間進度,全力克服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進一步鞏固提升脫貧成果。同時,加強前后聯動,全力做好服務保障,支持掛職干部和人才因地制宜發揮主動性、創造性,加速推進援建項目落地落實,堅定不移合力打好扶貧協作硬仗,做到不獲全勝決不收兵,與石柱縣一道,努力實現高質量脫貧、高質量發展,攜手邁入全面小康社會。
(作者:山東省淄博市對口支援和扶貧協作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
關鍵詞:強化系統思維 確保扶貧協作取得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