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19精準扶貧在行動>精準要聞 精準要聞

以科技扶貧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2020年09月14日 15:36 | 來源:光明日報
分享到: 

貧困地區發展要靠內生動力,而科技扶貧正是“授人以漁”。科技扶貧在我國不同歷史時期的扶貧開發工作中貢獻了重要力量。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必須發揮科技的支撐作用。大連市委市政府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狠抓扶貧工作機制落實,聚焦低收入村退出和東西部科技協作、對口幫扶等重要任務,組織科技力量,著力在“輸血式”扶貧向“造血式”扶貧轉變上不斷實現政策引領、協作推動和舉措創新。

強化科技扶貧政策引領,著力推動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動員全黨全國全社會力量,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科技扶貧為實現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明確了方向、提供了路徑。其中,強化科技政策引領、項目帶動,注重將科技人才培養、幫扶項目培育、創新平臺建設、專利技術轉化、專家咨詢服務等要素體現在科技扶貧工作全過程,既是現實需要,也是重要手段。

大連市委市政府不斷強化脫貧攻堅工作政治責任,強化科技在扶貧工作中的引領作用。注重政策落實和引導,出臺了農村產業扶貧發展規劃、促進產業扶貧提質增效實施方案、重點產業領域科技創新指南等政策文件,明確堅持發揮科技支撐作用。在扶貧科技項目引導上,圍繞科技重大專項、重大科技成果等,突出現代農業科技創新與產業發展需求,強化對農業共性技術研究與產業化應用的科研引導。幾年來,大連市依托創新驅動、資源稟賦、產業基礎和市場需求,因地制宜加快發展低收入村特色產業。截至今年7月末,全市128個低收入村已全部脫貧退出。

統籌多方科研力量,深入推動扶貧攻堅東西部協作。到2020年現行標準下的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歷史地解決中華民族千百年來存在的絕對貧困問題,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確立的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的底線任務,也是我們黨向全國各族人民作出的莊嚴承諾。完成底線任務、兌現莊嚴承諾,地方黨委政府要著眼科技創新驅動,聚焦精準脫貧。一方面,要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堅決落實守土有責;另一方面,要發揮高校、科研院所、企業和相關職能部門合力作用,協同推進東西部扶貧協作和對口幫扶。

大連市注重精準對接,找準貧困地區需求點,推進產、學、研有機高效結合,積極調度,凝聚各方力量,推動科技創新、助力扶貧脫貧,強化東西部扶貧協作和對口幫扶六盤水市等相關工作。組織高校院所專家學者為六盤水市企業和農戶開展生產加工和種養殖培訓等工作。從啟動東西部扶貧協作至今,已開展六盤水市科技扶貧合作項目7項,無償轉讓專利技術16項。大連大學和六盤水師范學院建立聯合碩士培養點等工作,提升了六盤水市自身培養高端人才的能力,實現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統一。

堅持科技要素綜合運用,著眼推動扶貧成果長期有效。發展產業是實現脫貧的根本之策。統籌銜接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進一步推動農民生活富裕,推動農村現代化,最終要走產業化道路。為此,應進一步深化和拓展科技扶貧成效,持續在資金、技術、人才等方面做好協調工作,提供更多幫扶支持。

要著眼農村長期發展,不斷壯大農業科技人才隊伍,全面提升農村從業人員科學素質與致富能力。大連市建立產業發展指導員制度,配齊配強鄉鎮農技人員,選派科技特派團、科技特派員,培養農民技術員,支持農村科技創新創業。比如,從事農業領域的甜櫻桃新品種選育與栽培技術研究工作30余年的科技特派員潘鳳榮,為大櫻桃產業發展和廣大農民致富作出卓越貢獻。鼓勵和支持高校、院所組成科技特派團,深入具備較好基礎的縣鄉,開展成果轉化、技術咨詢、科技扶貧、科技培訓和創業孵化等創新創業活動,為低收入村農民提供菜單式服務,實現農業科技服務力量和技術精準幫扶全覆蓋,推動形成“一鄉一業”“一村一品”等扶貧成果。總之,要發揮科技在農村產業中的支撐作用,從而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作者:劉偉,系遼寧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大連海事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

關鍵詞:以科技扶貧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亚洲 | 在线日韩日本国产亚洲 | 亚洲中文字幕一级视频 | 亚洲网中文字幕 | 一本大道香蕉久在线视频 | 亚洲中文aⅴ中文字幕每天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