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生態>資訊
2020生活廢棄物管理信心指數報告發布
社區生活廢棄物管理整體向好2020年社區生活垃圾管理如何?廢棄物減少了嗎?有多少廢棄物實現了再利用?隨著《2020年城市社區居民生活廢棄物管理信心指數與意識行為研究報告》(以下簡稱報告)的發布,為我們一一解答。
報告由萬科公益基金會與北京零點有數數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在線發布。報告顯示,總體上2020年居民生活廢棄物管理的意識、分類行為與正確率以及廢棄物管理信心都比2019年有所提升,廢棄物管理整體向好發展。
報告顯示,從廢棄物減量角度來看,目前居民減少使用一次性用品等替代型減量較難以實現,人群中約有41.4%能做到替代型減量,能做到全面減量的“全能型”在人群中占到30.1%,做不到減量的“全不能型”在人群中均僅占到0.3%,五成多人能做到“網開一面”減量。
從廢棄物再利用角度看,六成以上居民都能夠使用再生材料制品,捐贈舊衣物,交換、買賣二手物品,改造、再利用廢舊品。今后還需居民、生產商家等主體合作,共同打造更加完整的資源再利用產業鏈條。
從廢棄物分類角度看,首先居民生活垃圾分類主體意識較強,85.5%的人認同垃圾減量、分類、再利用是居民的責任和義務。其次,從2018年、2019年到2020年,參與研究的各個城市居民分類習慣有所改變,垃圾分類正確率逐年提升,廢棄物分類管理逐漸向好發展,這些成果與城市生活垃圾強制分類政策密不可分。總體上所有受訪居民對20類垃圾分類的平均分類行為正確率為52.3%,也相較去年、前年提升明顯。
據介紹,萬科公益基金會與北京零點有數數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進行“城市社區居民生活廢棄物管理信心指數研究”已連續三年,總體已涵蓋24個城市,近300個小區,近1萬樣本,其中,2020年的研究覆蓋了全國15座城市。
萬科公益基金會秘書長陳一梅表示,基金會與零點有數連續三年發布生活廢棄物管理信心指數,是希望通過具有科學性、專業度的調查研究,梳理每一年各行各業所采取的垃圾減量措施,垃圾分類的推進效果,尤為關注從公眾角度收集分析大眾對于垃圾分類進展是不是更有信心,痛點又在哪些等等,提升行業伙伴及社會公眾對生活廢棄物管理的認識和理解。
編輯:秦云
關鍵詞:社區生活垃圾 廢棄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