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15全國兩會>面孔 面孔
宋丹丹委員:小口罩顯示大面貌
全國政協委員宋丹丹。資料圖
人民政協網北京3月11日訊 “我有一個小的獻計獻策,不知獻得好不好,但我有點兒沖動想說。”10日下午文藝界小組討論,談起政治協商的主要內容,宋丹丹委員忍不住要發言,她用一個小故事引出了自己的思考。
“我20歲進北京人藝,那時劇院有個老演員,55歲左右,常在后臺與年紀相仿的人聊更年期怎么不好,心里的火兒不知就沖哪兒去了。”宋丹丹說,這位老演員的更年期,那火兒就瞄準了樓下的芝麻火燒,碰上芝麻少她就生氣,芝麻一多就很開心,“我當時特別不理解,現在自己也到了更年期的年紀。說老實話,我就沖一個地方去——霾!”
可以說,霧霾已經左右了宋丹丹的心情。“拉開窗簾看見烏黑烏黑的,那一整天肯定是高興不起來。只要一藍,我趕緊穿上運動衣下樓,恨不得把身體里的臟東西都呼出去,哼著歌,心情那叫一個爽。”
“100以下是綠色,100到200是黃色,200到300是紅色,到500那就是無窮大,黑色的。”宋丹丹說,她每天睜開眼的第一件事,就是打開手機的一款應用軟件看數值,然后拉窗簾,把眼前看到的和手機數值做對比,“有時絕對不是110,得有180,還有的時候哪是120,頂多65,我幾乎就已經變成了測量儀。”
不僅在北京測,丹丹委員還把自己對空氣的敏感帶到了美國洛杉磯的朋友家里。“那霾,夠130,絕對也得輕度污染。”她笑言,時時處處的監測,讓她變得有些神經質,同樣也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都500了,外國人全戴著口罩,而中國人卻很少有主動防護的。”
宋丹丹認為,在霧霾嚴重的日子,政府有關部門應該在大街上的顯著位置發放口罩,這是特別讓人溫暖的事情。“對于霧霾,我相信國家一定在治理,但需要時間。我們也給時間,但是這個過程中要怎么辦?”
在她看來,領導不光要抓大事,也要抓細節,這是對于正能量和社會責任感的傳播。“今年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強調,要以最大的力度治理霧霾,這是我一直在等的。我們大家共同面對,要正視這件事。一個小小的口罩可能解決不了多少問題,但可以顯示出整個社會團結一致面對霧霾的精神面貌。”(趙瑩瑩)
編輯:邢賀揚
關鍵詞:全國兩會 兩會 趙瑩瑩 口罩 霧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