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15全國兩會>本網特稿 本網特稿

趙啟正、吳建民、張國祥講述發言人的那些事

2015年03月02日 20:27 | 作者:呂巍| 來源: 人民政協網
分享到: 

原標題:吃透精神 多講故事 

吳建民

吳建民

 

  人民政協網北京3月2日訊(記者 呂巍) 自2005年全國政協十屆三次會議始,被稱為“近20年來我國最出色的新聞發言人之一”的吳建民連續四年擔任全國政協發言人,這位“魅力外交官”以其臨危不亂、收放自如的發言風格給中外記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從2005年到2008年擔任全國政協發言人,這四年正是中國經濟快速增長時期。2005年中國經濟總量為2.2萬億美元,2008年上升到4.3萬億美元,四年內幾乎翻了一番。隨著中國綜合國力的上升,國際社會對中國的關注程度也在不斷上升。”吳建民回憶說,自1959年大學畢業后他就投身外交,在很長的時間里,中國處在國際舞臺的邊緣,國際主流媒體很少報道中國。但是,進入新世紀之后,情況發生了變化,國際主流媒體幾乎每天都有關于中國的消息。“我主持的四屆政協新聞發布會,國際主流媒體參與越來越多。” 

  吳建民認為,要向中國老百姓和世界更好地介紹政協,就要多講故事。既有原則,又有故事,給人的印象就深了。所以,他在擔任發言人期間,很注意收集一些生動的事例。譬如,中國農村新型合作醫療方案,就是九三學社中央主席韓啟德首先提出的,受到了中央的重視,后來變成了政府的政策。“這是民主黨派參政議政的典型事例。為了向公眾說清楚,我專門去韓主席家里向他了解情況。情況了解清楚了,講故事就有底氣了。” 

  除了注意多講故事,吳建民還很關注細節,每次新聞發布會之前,都會細致關注各方面的問題。2006年政協會議新聞發布會前夕,吳建民在梳理可能會提及的問題時,突然想到了時任國務院副總理的黃菊的健康問題。“關于這個問題,網絡謠傳很多,但是沒有一個官方的說法。黃菊同志是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雖然他不分管政協工作,但是,每屆政協大會開幕時,全體政治局委員都要出席的。所以,我估計記者會問關于黃菊同志健康的問題。回答的口徑必須請示中央,對于這個問題的口徑,是在我新聞發布會前兩小時才收到的。” 

  在新聞發布會上,果然有記者問了這個問題。吳建民給出的回答是:“前不久,黃菊同志因身體不適入院治療,目前正在康復中。”這個回答在媒體和公眾中引起良好的反響。發布會結束后,一位地方報紙的負責人專門從外地打電話給吳建民,對發布這條消息大為贊揚。“他說,過去,領導人的健康都是絕密,絕不向外界公布,這次公布可能是個先例,非常好!這表明,中國社會正在變得開放和透明。他在給我打電話的時候顯得非常興奮和激動。國內外媒體對這件事也做了評論,總體上是正面地,積極地。” 

  四年的政協會議新聞發言人經歷,讓吳建民對于如何做好新聞發言人,有了深刻的理解。 

  “政協會議發言人要有寬闊的視野,不僅要了解中國的內政和外交,還要對世界有充分認識,因為你說出來的話既要讓中國公眾了解,也要讓國際公眾理解。” 

  “發言人要抓住重點,不能十個手指抓跳蚤,精力完全分散,越是臨近發布會時越要注意最近幾天發生的大家關注的事件,要準備到最后一分鐘,甚至直到上會場還要思考。” 

  “準備過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吃透精神’,即清楚了解中央精神和政策的邊界,本次兩會要達到什么目的,通過調查研究搞清熱點事件的來龍去脈,用具體事例說明政策和制度。” 

  “發言人不僅要避免空洞的回應,還要應對一些敏感問題。有口徑的按照口徑說,沒有口徑的情況下,雖有一定風險,但有時刁鉆問題提出來后,原來不好說的話反而好說了,因為問題問到這個份兒上了。” 

  “發言人是需要靈感的。在一定場合一定環境下,問到份兒上了,靈感就會冒出來。發言人要將大家關注的問題和能提供的信息結合起來,在這個過程中,可以行云流水般順其自然,有個人特色,但絕不是刻意追求的。” 

  …… 

  回顧過去30多年間兩會發言人制度的發展,吳建民認為,總的趨勢是越來越開放,對于媒體關注視角近年來的變化,吳建民也感到欣喜。“中國三十多年的改革開放,進步舉世矚目,但是,我們也付出了巨大的環境代價,造成了水、空氣和土壤的嚴重污染,老百姓對這一點非常關注。習近平總書記說:‘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媒體能關注民生,關注老百姓關注的問題,這是很正確的。這說明,我們的媒體和公眾都在進步。” 

 

編輯:孫莉姍

關鍵詞:政協 發言人 關注 吳建民 張國祥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在线观看欧美gv视频网站 | 中文字幕欧美三级 | 亚洲国产人物在线观看 | 宅男666在线永久免费观看 | 亚州精品国产一线永久 | 日本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