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15全國兩會>本網特稿 本網特稿
“耕地占補”要補數量更要有質量
原標題:孫貴寶委員:“耕地占補”要補數量更要有質量
人民政協網北京3月6日訊(記者 范文杰 王彤 吳文彪) 耕地占補平衡制度作為我國耕地保護的基本制度,產生積極成效,但一些地方只注重數量平衡,而忽視耕地質量的平衡,全國政協委員孫貴寶呼吁,進一步完善耕地占補平衡措施,確保國家糧食安全。
“耕地是保障糧食安全的根本。只有守住耕地,才能確保糧食安全。”孫貴寶說,我國把保護耕地定為長期的基本國策,并于1997年實行耕地占補平衡制度,即因建設占用多少耕地,就要補充數量和質量相當的耕地,以確保18億畝耕地紅線。實踐表明,這不但強化了全社會的耕地保護意識,遏制了耕地面積快速減少的態勢,提高了糧食發展穩定性,還拓寬了建設用地空間,滿足了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及城市化建設的需要。孫貴寶也坦言,由于重數量平衡輕質量平衡,面積不減少、質量不降低的初衷沒有得到充分實現,耕地面積在隱性減少。加之補充耕地的質量評價體系不夠健全,后續監管力度不夠,會造成新的土地撂荒,使得耕地面積重新減少,必須不斷完善耕地占補平衡制度,實現數量與質量并重。
孫貴寶委員表示,強化堅守耕地紅線的理念,既是保障未來國家糧食安全的要求,更是對子孫后代的責任所在。他建議,進一步做好永久基本農田劃定工作,加快劃定和完善成果,盡早將現有易被占用的優質耕地保護起來。進一步完善占補平衡所補充耕地的質量評價體系,充分考慮到土地質量評價的綜合性和復雜性,建立更加科學化、更具操作性的質量驗收制度、程序和標準。進一步加強對補充耕地的后續監管,對耕地數量變動、耕地質量變化進行重點跟蹤監測與統計。
編輯:孫莉姍
關鍵詞:委員 耕地 質量 數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