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15深圳兩會專題報道>要聞要聞
深圳非公經濟領域政協委員參加參政議政座談會
原標題:交流提案心得 獻計深圳發展
5月19日下午,一場別開生面的活動在麒麟山莊舉行。深圳市工商聯(總商會)為六屆市政協委員中來自非公經濟領域的委員舉辦參政議政座談會,為向即將召開的市政協六屆一次會議提交提案做準備。
據市委統戰部副部長、市工商聯黨組書記蔡立介紹,在剛剛誕生的500名六屆市政協委員中,50余名身處不同界別的政協委員來自非公經濟領域,是參政議政的重要力量。44名受邀參加座談會的委員中,既有擔任兩屆、10年的“資深”政協委員,也有剛剛公布名單踏上履新的“新手”。歐陽祥山委員是老深圳,自認為是深圳的“保衛者、建設者、參與者、受益者”。他熱情地向新委員“掏心窩”:政協委員應該提交什么樣的提案能得到黨委政府的重視,哪些內容不屬于政協委員建言獻策的范疇。他還分享了自己的一些觀察和思考,深圳的民生問題,比如出行難、上學難、看病難,一直沒有得到滿意的解決。“一個醫生一上午看44個病人,他搞清了病人的病因沒有?”這是歐陽祥山蹲守醫院“統計”出來的數據,在他看來,這些老百姓日常生活折射出來的問題都是委員提案的好題材。
劉丹寧委員和大家談了經濟建設領域提案的熱門話題。她認為,在國家大力推進取消行政審批的背景下,政策松綁給企業家帶來了很多市場化機會,同時資本經濟逐漸盛行,財富結構將發生巨大變化,在這樣的背景下,傳統企業轉型如何搭上“互聯網+”的車,政府在這方面應該提供怎樣的平臺和支持,都是提案可以涉及的主題和內容。(記者 楊麗萍 通訊員 耿紹煒 鐘意珍)
編輯:孫莉姍
關鍵詞:政協委員 深圳 非公經濟領域 政協委員 參政議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