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15深圳兩會專題報道>要聞要聞
鐘帆飛委員:兒童安全警報系統亟待建立
深圳特區報訊 (見習記者 李麗)兒童是城市的未來、是祖國的希望。一直推動民間救助失蹤兒童的市政協委員、深圳東方銀座集團總裁鐘帆飛此次鄭重地遞交了一份《關于建立兒童安全警報系統的提案》。
提及失蹤兒童救助,鐘帆飛打開了話匣子。作為廣東省婦女第十二次代表大會代表,她表示,自己理應關注婦女兒童事業,遂于今年1月在《女報·故事》雜志開辟了“尋人啟事”欄目,至今已出版七期,發布尋人信息82條。
“一個欄目的影響力畢竟有限。”鐘帆飛認為,防微杜漸才能從源頭解決問題,由深圳真實尋人故事改編的電影《親愛的》熱映,也使我市兒童失蹤狀況受到關注。在交通發達的今天,只有建立失蹤及時應變系統才能為兒童安全提供更多保障,也才能給犯罪分子更多震懾。
據《生命時報》報道,每年,中國失蹤兒童約20萬,尋回率僅為0.1%;美國未成年人失蹤人數約80萬,尋回率為98%。鐘帆飛認為,事實足以讓人警醒,城市需要建立健全有效的兒童安全警報系統,偶一為之的“打拐運動”遠不能解決兒童安全問題。
鐘帆飛建議,首先,修改刑法,將拐賣兒童罪與販毒制毒罪同等量刑,將買家入罪,至少爭取在現有基礎上按頂格判刑;其次,應建立兒童DNA數據庫,實現全國聯網,提高尋人效率;再次,將找尋失蹤兒童服務常態化,由市公安局成立“兒童安全服務中心”,從基層派出所到市局均設專人負責。充分利用各種渠道,最好能調用政府網絡資源,傳播“尋人啟事”信息,為尋找失蹤兒童發揮最大作用;最后,建立“失蹤兒童警報系統”,可參考美國“安伯警報”系統,一經發現兒童失蹤立即啟動,在全市范圍內立體滾動發布兒童失蹤信息,讓犯罪行為處于全民監視之下,在24小時內的黃金救助時間內采取有力的措施。
編輯:薛鑫
關鍵詞:鐘帆飛委員 兒童安全警報系統 拐賣兒童罪與販毒制毒罪同等量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