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 >政協65周年>最政協政協人
戚發軔:政協越來越重要
戚發軔是中國知名的空間技術專家。作為中國航天領域的技術專家,不僅親自參加了中國第一顆衛星———東方紅一號的研制工作,而且主持過東方紅二號、風云二號、東方紅三號等6種衛星的研制。1992年,他走馬上任“神舟”飛船總設計師之職。這位中國航天界的教父級人物,從第九屆到十一屆,擔任了15年的全國政協委員。
2010年,戚發軔提交的一份提案得到了各界關注,并引起了航天業內的重視,讓他感受到了政協的巨大作用。
因為憂心中國航天科技未來發展走向的問題,戚發軔在2010年的一次小組討論會上拋出了他的提案,《建議整合國內航天資源制定長期太空計劃》。因為是聯組討論,原本以為可能會有委員不明白他的發言,但是在他拋出觀點后,竟迎來了熱烈討論。甚至在會后,還有許多委員拉著他對這個問題進行討論、研究。“一次討論,讓我想通了更多問題,對我也是非常大的幫助。”
當然,作為航天界的資深人士,戚發軔自然更懂得長期太空計劃的制定有多難有多艱辛。
“21世紀已經進入第十個年頭,世界航天形勢逼人。”戚發軔委員分析說,當前不僅西方發達國家大力推動航天技術的發展,發展中國家也在積極發展本國的航天產業。在國內,國家安全、國民經濟發展、能源開發等對航天的需求同樣強烈。
“面對國內外如此形勢,實事求是地講,我們進入太空、利用太空和控制太空的能力離世界先進水平還有很大差距。”戚發軔委員直言。
“我們國家有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其中有16個重大專項,但這些主要是十年之內的計劃。之后我們該做什么?下一步發展什么?應該要有更長遠的規劃。”從他說話的語氣中,你能感受到對中國航天戰略發展那種強烈的緊迫感和危機感。
按照現在的規劃,我國載人航天工程將爭取在2020年初步建成載人空間站,展開大規模空間應用,實現航天員長期空間駐留。同時,我國探月三期工程將發射月球著陸探測器,并采集月球樣品實現取樣返回地球。戚發軔委員進一步分析說,美國有“空間探測遠景規劃”,日本有“宇宙基本計劃”。我們下一步做什么?如果是進行載人登月,是不是現在就要準備?否則肯定來不及了。
“當年863計劃的倡導者就曾說過,誰能準確判斷世界發展的動向,誰就能在競爭中占得優勢,不早做準備,就來不及了!”
戚發軔表示,自己的這次發言獲得了更多人的關注,也引起了社會上的廣法熱議。他認為,一個長期計劃的出臺需要很長的時間。但是,看到航天事業這么受關注和重視,他對航天事業就又多了一份信心。
“政協現在發揮的作用越來越大。從當年被人調侃只是‘鼓鼓掌’,到現在的能真正發揮作用,我認為是一個進步的體現。我當年有過一個提案因為相關部門覺得‘敏感’而被撤銷,而2012年我再度提交這份提案的時候,再也沒有人說這份提案‘敏感’,我想,這就是進步,是政協作用發揮越來越大的體現吧。”
(作者為第九、十、十一屆全國政協委員)
編輯:楊雅婷
關鍵詞:發軔 航天 政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