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協·協商>建議建議
停車位配比逆勢下降催生天價車位 廣州市政協委員多次發聲
停車位配比逆勢下降催生天價車位
在近日市法制辦公示的《廣州市城鄉規劃技術規定(試行)》(征求意見稿)中,中心城區新建住宅每100平方米住宅配比的停車位將從1.2至1.8個降至0.8至1.2個,縮水超過20%。據悉,這也是廣州多年停車位配比多年上升后的首次下降。令多數市民不解的是,漲停車費的方案尚未正式公布,要減停車位新政已開始征求意見。有人直斥,這會給停車難問題火上澆油,是為下一次漲價造勢。
新規
中心城區住宅車位配比逆勢下降
據悉,廣州中心城區住宅停車位的配比的規范一路水漲船高,一直漲到目前的1.2個停車位的標準。前年公布的《廣州市城鄉規劃技術規定(試行)》于2012年7月1日施行,其中要求小區住宅的停車配建標準應根據住宅類型、所處區位、交通條件等因素綜合確定,每100平方米的住宅建筑面積應當配建1.2-1.8個停車位。
廣東華南和諧社區發展中心主任周活寧說,國際上通行的車輛和車位的配比在1:1.3是比較合理的,在香港,這個比例為1:1.5。當廣州城區的小車保有量在80萬輛的情況下,應擁有110萬個車位;然而,目前廣州市在冊的車位數卻只有三十多萬個。“而且新指標適用的是新建的建筑,越秀、荔灣等老城區新建的建筑規模較小,配建停車位數量有限,停車難已經呈白熱化的老小區還需要通過發展路邊停車和社會公共停車場等措施共同解決老城區停車問題”。
但新規實行不到兩年,又再次變臉,停車位配比面臨逆勢下調的局面,中心城區停車難的問題是否會因此而加劇呢?
何善偉上個月剛剛在先烈中路附近購置了二手房,還沒住進去就已充分領教了停車難,自己開了多年的私家車根本進不了小區,其原因就是小區停車位配比過低,400多戶人卻只有80個停車位。周邊的樓盤清一色都是2000年前后建的,停車位的缺口巨大,因此樓盤旁邊唯一的臨時停車場變得很搶手。然而一棟在2013年封頂的樓盤卻讓他們羨慕不已,小區配備了兩層的超大地下停車場,盡管目前已經開始銷售車位,但基本能做到每戶一位的標準。何善偉擔心,未來的低配比停車位無疑會給停車難問題火上澆油。
限停
政府是從管理的角度調整配比
如果按照前年公布的《廣州市城鄉規劃技術規定(試行)》,標準實施后,政府只需要在招投標的過程中,把相關標準列入規劃條件和賣地條件里,如果開發商不按規劃配比車位,就無法通過驗收和拿到預售證。
然而從去年開始,廣州同樣傳出,地下停車位需繳納土地出讓金的說法,讓不少開發商大呼“頂不順”。一位房地產開發商坦言,由于配建停車場大都在地下,建筑成本高昂還要加收土地出讓金,導致配建停車位的利潤低于住宅利潤,目前開發商普遍不愿意多配建停車位。
這一改動的初衷是否為了幫開發商直接減負呢?
廣州市停車協會副會長潘國璠認為,中心城區不新增停車位是規劃部門一貫的指導思想。目前,有關部門已經采取了多種辦法限制中心城區的車流量,如增加停車成本、限牌等,如果在中心城區增加停車位的話,會進一步加劇城區的交通擁堵,所以出于這方面的考慮,中心城區新建住宅區的停車位配比就是要降低。
廣州市政協委員曹志偉多次就公用停車場缺口發聲,但此次他認為,政府降低中心城區的停車位配比更多是從城市管理的角度去思考。在中心城區降低配比,實際上是引導降低中心城區的車輛。即便在國外,中心城區也不是任意地調高配比來滿足無限制的停車需求,國外的城區公寓配比就比較低。
曹志偉坦言目前地下停車位加上公攤,每個停車位要占據35-50平方米的面積,僅造價就接近20萬元,過高的配比確實讓開發商存在高成本的問題。“這一點可以借鑒香港的做法,在大廈利用架空層來停車,比地面的價格相對便宜,可以進一步收縮成本。”
“廣州曾經提出在中心城區每年要增加5萬個停車位,大家可能沒有概念,我按照廣州平均的行車情況做了一個統計,5萬部車等于要占用145公里的四車道道路。而中心城區的道路資源實際上很難再增加,那么單純增加停車位,無疑會給舉步維艱的城區再次添堵。”曹志偉說,“在公用交通系統充分保障的情況下,中心城區調低配比才能引導市民通過公共交通出行,而不是一味地動用自駕車。”
建議
改變面積配比方式推行一戶一位
在停車位本已捉襟見肘的中心城區,如果配比調低的話,會導致什么樣的后果呢?
潘國璠認為,中心城區泊位的出租和出售的價格會進一步提高。目前,中心城區的車位價格已經達到了30萬元的均價,如果調低新建住宅的停車位配比,車位價格很可能會攀升至40萬的均價,“一位難求”的窘境會繼續加劇。小區的停車位一經賣出,就屬于私人擁有,政府是不能干預和限制私人車位的出租價格和出售價格,車位的價格將不可控地上升。
潘國璠介紹,在國外,比如東京,政府規定有車位才能買車。但目前廣州還沒有這方面的政策限制,導致城市車輛數目急劇增加,出現了車位供不應求的局面,亂停亂靠的現象隨處可見,交通安全隱患也不斷擴大。
潘國璠認為,國外的停車位配比更多都是以戶為計算,每戶配給多少停車位。相比之下,廣州以面積去計算停車位配比就顯得比較復雜,很難直觀地看到車位需求量和供給量之間的差額。潘國璠建議,調整配比方式,新建住宅的車位配比起碼要達到1:1。
曹志偉認為,配比仍然屬于計劃經濟的做法。他認為,正因為目前停車位的造價高昂,同時無利潤空間,才出現了要通過建設配比的方式來調節停車位數量。“停車位價格聽證就是最明顯的計劃經濟做法,必須進行改革。”
許琛、劉虹
編輯:劉愛梅
關鍵詞:停車位 城區 車位 中心 政協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