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16全國兩會專題報道>評論 評論

“習氏外交”:國際舞臺上的中國最強音

2016年03月16日 11:07 | 來源:理論網
分享到: 

在增信釋疑的基礎上,習近平進一步豐富了中國和平發展戰略思想。他指出,不能一個國家發展、其他國家不發展,一部分國家發展、另一部分國家不發展。各國都應成為全球發展的參與者、貢獻者、受益者,要實現共同發展。他強調建立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系,堅持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把合作共贏理念體現到政治、經濟、安全、文化等對外合作的方方面面,構建健康穩定的大國關系框架。他提出“親、誠、惠、容”的周邊外交理念,堅持與鄰為善、以鄰為伴,堅持睦鄰、安鄰、富鄰,強調與周邊國家睦鄰友好、守望相助,講平等、重感情,常見面、多走動,本著互惠互利的原則同周邊國家開展合作,編織更加緊密的共同利益網絡,讓周邊國家得益于我國發展,努力打造周邊命運共同體。

為深化互利共贏格局,促進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提升與周邊國家的利益匯合點和戰略契合點,習近平發揮中國主辦2014年亞太經合組織系列會議“主場外交”的優勢,大力推動亞太自貿區建設,并在新形勢下提出了“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重大戰略倡議,打造以“政策溝通、道路聯通、貿易暢通、貨幣流通、民心相通”為內涵的“五通”工程,力求促進亞歐國家經濟聯系更為緊密、相互合作更為深入、發展空間更為廣闊,讓“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都搭上中國快速發展的“便車”,推動各國共建、共享互利共贏的發展機遇,讓周邊國家普遍受益于中國的發展,并以周邊國家的共同發展來促進中國的發展。“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與實施,在中國的周邊外交新布局中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既能向東輻射充滿活力生機的東亞經濟圈,又能向西延伸至經濟繁榮發達的歐洲經濟圈,還能串起沿線資源豐富、潛力巨大的中亞和非洲,其促進經濟領域合作的積極效應還能“溢出”至政治安全領域,為加快我國國內經濟轉型升級、進一步推進“走出去”戰略、促進區域經濟一體化、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以及加強能源安全等鋪就平坦道路。

同時,習近平強調,要推動變革全球治理體制中不公正不合理的安排,推動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等國際經濟金融組織切實反映國際格局的變化,特別是要增加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代表性和發言權,推動各國在國際經濟合作中權利平等、機會平等、規則平等,推進全球治理規則民主化、法治化,努力使全球治理體制更加平衡地反映大多數國家意愿和利益。在此精神指導下,他成功推動人民幣納入特別提款權貨幣籃子,并倡議建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金磚國家開發銀行、上合組織開發銀行、絲路基金等,主動承擔更多國際責任,提供國際公共產品,力圖彌補現有國際金融治理體系的缺陷,推動完善區域金融安全網絡,完善區域合作機制,加強周邊區域合作,為提升全球經濟治理積極貢獻中國智慧和中國力量,主導建立更加公平合理的國際經濟新秩序。

編輯:秦云

01 02 03

關鍵詞:習氏外交 國際舞臺 中國夢 國際格局 正能量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二区 | 亚洲中文aⅴ中文字幕在线 中文字幕一级大片 | 日韩精品日韩字幕亚洲区 | 在线亚洲97se亚洲综合在线 | 天天在线高清手机看片 | 亚洲一区二区综合色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