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16全國兩會專題報道>評論 評論
向世界經濟注入強勁的中國信心
要如期實現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總目標和具體量化指標,我們需要發動“三大戰役”:第一大“戰役”是向極端貧困宣戰,到2020年消除國家貧困線以下人口,也意味著中國要提前10年實現聯合國提出的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中的最核心目標,即消除絕對貧困,貧困發生率小于3%;第二大“戰役”是向環境污染宣戰,使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與經濟增長、城市化進程徹底脫鉤,總體上環境質量明顯改善;第三大“戰役”是“創新戰役”,為中國長期中高速增長提供強大動力,實現增長模式從追趕型向創新型的轉換。
從國際視角看,中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總目標和具體指標也是高水平的發展指標。歷經“三大戰役”,到2020年,中國人均GDP將從現在的8000多美元增長到12000美元至13000美元,接近高收入國家門檻。中國將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從容走向高收入。這充分反映了中國的小康社會將不僅是高水平和全面的小康,而且將是受益人口最多、受益最實惠的小康。
今年的全國兩會,不僅充分展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全球最大規模的開放式公共決策實踐,更因其描繪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藍圖,指明了“十三五”時期各項目標任務,而向緩慢復蘇中的世界經濟注入強勁的中國信心。
編輯:秦云
關鍵詞:十三五 規劃綱要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兩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