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你言我語 你言我語

20畝水澆地復墾緣何成依法行政“助推器”

2017年07月10日 15:26 | 作者:臺建林 | 來源: 法制日報
分享到: 

換來良田良規

起訴后,未央的檢察官們并未坐等判決。他們對涉案土地的后續利用情況持續監督。

其間,檢察官發現該地的使用權人將該地碾軋壓實,用于停放車輛。信息迅速傳遞到西安市國土資源局。國土局組織人員將車輛移出現場;清理建筑垃圾和礫石,墊高土壤,增加土壤厚度。

今年1月,國土未央分局邀請農業、土壤、水利等行業專家,對耕地質量等分別進行評審。結果表明,涉案土地已達到農業耕種條件。

此案是未央區首例由檢察機關提起的行政公益訴訟案件。陳慶林介紹:在立案、發出訴前檢察建議、案件后續跟進監督的過程中,檢察官分別赴現場勘查共計約20余次,7次向上級檢察機關匯報,與行政機關就涉案耕地的整改情況和其他案件具體情況溝通協調約13次,同時與西北政法大學行政法學院、中國政法大學的專家教授就此案的法律問題進行座談交流。

而在胡曉靜看來,案件取得的成效,則包括被非法占用的耕地恢復種植條件以及檢察院與國土未央分局簽訂工作銜接機制。

6月22日,未央區檢察院與國土未央分局簽訂《行政檢察與行政執法銜接辦法》,基本內容包括聯席會議、信息共享、派駐檢察、執法備案、案件移送等多項制度。

對未央區檢察院而言,“辦法”通過申明檢察機關的法定職責和工作目標、明確檢察機關的具體職權,建立檢察監督的信息情報系統,切實增強了行政檢察的權威性、操作性,有助于實現檢察監督的體系化、規范化、常態化。

對國土未央分局而言,“辦法”明確了國土局自覺接受檢察監督的基本立場和工作中的配合責任,同時,對行政檢察的目標、原則、范圍、方式等作了具體規定,將檢察監督權限定在法定框架之內,以保證自身的行政執法活動正常進行,疑難問題能夠獲取檢察機關幫助,違法問題可以及時被發現和糾正,有利于建立規范行使行政執法權的長效機制。

“‘辦法’暢通了檢察機關開展公益訴訟以及行政檢察監督的案件線索來源的渠道,幫助未央區檢察院與國土未央分局在行政檢察監督的工作中建立良性循環,雙方形成合力,將違法行政行為消除在萌芽狀態,共同維護好國家和社會公共利益。”胡曉靜說。

截至今年6月,未央區檢察院共摸排出公益訴訟案件線索11條,其中成案線索共9條,進入訴前程序案件6件,向行政機關發出檢察建議7份,提起行政公益訴訟1件。未央區檢察院通過公益訴訟工作的開展,恢復耕地20畝,為國家挽回土地出讓金共計1232萬元。(記者臺建林 見習記者盧偉)

編輯:梁霄

01 02 03

關鍵詞:水澆地 復墾 依法行政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欧洲日韩中文字幕 | 亚洲911精品一区二区 | 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 依依成人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 五月婷婷之综合缴情 | 婷婷综合中文字幕亚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