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15全國兩會>滾動新聞 滾動新聞
龔克 鄭強:優質高校招生難均衡與地方財政密切相關
人民政協網北京3月6日電(記者 李延兵 實習記者 蘇賀 編輯 賈元熙)3月5日晚,南開大學校長龔克、貴州大學校長鄭強、內蒙古集寧一中校長李一飛三位全國人大代表以及嘉賓主持、中國傳媒大學移動互聯網研究所所長曹三省做客人民政協網“兩會大家談”,暢談“教育公平”、“應試教育轉型”、“未來中國教育走向”等問題。
【改革照顧了照顧了某一個階層利益,往往會連帶犧牲另一個階層的利益】
以下為實錄:
【現場互動】
主持人:到現在為止我們和三個代表對話的環節就結束,今天到節目現場有首都大學的青年朋友,也對我們國家教育問題非常關注的各家媒體,接下來的時間留給青年朋友和媒體朋友。首先有請青年代表。
問題:三位校長好、主持好,各位在座各位記者朋友們好,我是一名在校大學生,馬上要走入社會。我想請問鄭強校長關于高考全國平等招生的問題,現在所有的省份都有地方保護性的招生的硬性規定,您認為什么時候全國能夠實行統一的招生標準,不再有地方性的保護?
鄭強:這個問題提出了一種方式,實際上剛才龔克校長提出來1977、1978年就是全國考試,至于哪一種最公平,坦率來講我作為學者我認為是需要探索的,不能一錘定音的,或者一下就能得出一個結論。中國這么大一個國家,現在中國一個省就相當于一個歐洲國家,比歐洲一個國家還大。這么大一個國家到底是統一好,還是分省好、分片好,肯定是有利有弊。我們在某一個改革取得一個成績的時候,要注意利益就是這樣的,照顧了某一個階層,或者是某一部分的利益,往往都是連帶犧牲另一個階層的利益的。所以這件事我沒想好,但是我有想說的,我代表窮地方想說的,我認為上海人民、北京人民受到的教育是好的,如果他們受不到好的教育是不公平的,但是我要說一句北大、清華是全國人民的北大、清華。進北大、清華的時候,每一次在北京的招生這么多,我們貴州這么少,包括浙江也不多,所以有一種公平以人口劃分論,就是你省的人口比例來劃分大學的招生名額,這也是一種公平。還有人說不行,那個人都不貢獻,都吃懶飯也不行。還有對中國的貢獻論,你說河南雖然窮一點、陜西雖然窮一點,山西也比較窮一點,甘肅還有敦煌呢,我們來探索這樣的事,但是高考的改革是朝著公正公平公開(的方向走的),關鍵是落到實處,關鍵是把人選出來。
龔克:我了解他說的問題,實際上跟你說的學校本身的招生問題、地方保護性的問題(有關)。這里面有一個因素我覺得應該看到,因為我現在在大城市工作,清華在北京招生是百分之十幾,因為3000多有300多人在北京。從北京的角度來看,是希望增加,北京要增加不是沒有道理的。雖然我們的經費主要是來自公共的,但是北京市政府給他方方面面的支持是能夠比較出來的,為什么有的在北京發展得好,到其他地方發展不好,確實跟當地的財政支持分不開的,當地的財政確實是當地的人民交的。為什么加州的在加州大學學費就低,到其他學校學費就高。剛才鄭強說的拿人口做基數,各省的名額分配在50年代就以高中畢業生來做基礎分配的,不斷的演化現在這樣。所以這里面有很多的因素。
鄭強:我插一句,浙江大學這么有名,一年在浙江招5000名,2/5在浙江招。浙江本來想走向國際化,但是浙江人民也有怨言,你吃西湖的水、吸西湖的空氣,我給你這么多錢,結果浙江就一所好大學,在加上江南又是文化之邦,我想總是趨于一種平衡吧,還有和公平的過程。我就答到這兒。
編輯:羅韋
關鍵詞:招生 鄭強 龔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