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15全國兩會>面孔 面孔
全國人大常委委員鄭功成:立法工作不能不“較真”
原標題:鄭功成:立法工作不能不“較真”
鄭功成,中國人民大學教授,長年致力于民生領域改革探索,如社保制度、反貧困、促進就業、慈善事業等,研究文字常見諸媒體。
在學術高墻之外,他還積極投身公共和社會事務,其中一個重要角色是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全國人大內務司法委員會委員,并已連任三屆。2003年,38歲的鄭功成成為當時最年輕的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
2014年,鄭功成出席了全部6次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審議多部法律草案與國務院工作報告、最高法和最高檢專題工作報告;主持召開18次慈善事業法立法研討會,所形成的15份報告最終提交給法律草案起草工作組參考。
雖然在全國人大任職已逾10載,但過去一年的履職經歷讓鄭功成看到了嶄新的變化: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的立法主導權正在逐漸確立,立法先行、重大改革于法有據的時代已經到來。在他看來,這對立法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也更清晰地表明:常委會組成人員擁有的不是政治榮譽,而是實實在在的國家職責。
談立法工作——
審議法律草案更“較真”
立法是全國人大常委會最重要的工作之一。數字顯示,近20年來,我國80%以上的法律是由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的。
“過去一年在立法機關工作的最大感受,就是在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大背景下,大家都感覺到了立法質量的重要性。”鄭功成告訴記者,他發現各位委員對法律草案的審議更較真、更細致了,對環境保護法、預算法、立法法等重要法律的修訂均體現出這一點。
“較真精神”在鄭功成審議法律草案時也有所體現,常能聽到他的改進或反對意見:
在審議政府采購法修正案草案時,他指出現行法律規定對違法行為可以依法取消其進行相關業務的資格,草案改成“可以在一至三年內禁止其代理政府采購業務”,這是將“禁業”減輕為“暫停業”,法律責任明顯減輕;
在審議刑法修正案(九)草案時,他表示草案對網民還缺乏應有的規范,現在謠言滿天飛,誹謗、人肉搜索有的已經導致人命案,造成嚴重后果,不入罪說不過去;
在審議食品安全法修訂草案時,他認為信息披露還要進一步強化,不能搞選擇性公開、不能只強調事后公開,而是須全面公開、及時公開、提前公開;
在審議廣告法修訂草案時,他建議應在草案中對廣告代言人作出專門規范,提供負面清單,即規定不可為、不得為的事情,“不能是廣告代言人拿了錢,讓講什么就講什么”。
……
雖然擔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已有10多年,但鄭功成坦言,因觀點分歧,去年在審議一些法律條文過程中出現了少有的激烈爭論現象,這表明大家對于提升立法質量心情迫切。
“必須較真才能促使立法質量得到提升。”鄭功成說,“從一定程度上講,現在的立法就是要規制好政府部門的權力,防止部門利益、地方利益法定化,立法本身也在革命之中。我覺得常委會組成人員都開始具有了這種意識。”
談監督工作——
問部長“難題”得到答案
聽取和審議國務院及其各部門、各委員會和最高法、最高檢工作報告,這是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重要的監督職責。
在監督政府工作方面,面對面的專題詢問更能產生針對性的效果。2014年12月28日,國務院副總理馬凱率領發改委、財政部、人社部、民政部、國家計生委等部門主要負責人接受全國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詢問,雙方交流涉及社會保障制度改革多個方面。
在這場專題詢問中,鄭功成向人社部部長尹蔚民“拋出”一個難題:社會保險法和國家“十二五”規劃都明確基本養老保險基金要實現全國統籌,但目前進展與目標相去較遠,“為什么進展這么緩慢,難點在哪里?馬上就進入2015年了,工作任務還能不能如期完成?”
對此,尹蔚民應詢表示,此項改革從市縣開始,逐步往上推進,目前進展到省級層面,除統收統支外,目前大部分省采用省級基金調劑模式,這也是省級統籌的方式。他還透露,爭取2015年提出職工基礎養老保險金全國統籌的方案。
“我認為尹部長那天回答得還不錯,把進展特別是難點公開地說了,按他的說法今年應當會完成,”鄭功成說,“我也相信基本養老保險一盤散沙的地區分割局面會走進歷史。”
他向記者表示,當天不僅是他,不少常委也都積極發問,體現出對社保制度的高度關注,也可以看到國務院在這方面的工作計劃與措施安排,這肯定有利于擴大公眾對社保制度改革的知情權,也能夠更好地讓立法機關對政府工作起到監督、促進作用。
談權衡角色——
履職和研究相互促進
在全國人大的履職工作,每年會占用鄭功成80天的時間,還不包括為審議法律草案與有關工作報告所做的必要準備時間。同時,作為一名高校學者,又需要在專業領域不斷探索鉆研,如何才能分配好時間、權衡好兩種角色的關系?
“如果是搞自然科學的可能會辛苦一點,但我本身是研究社會科學的,與全國人大的工作往往可以實現互補。”鄭功成告訴記者,全國人大常委會討論的立法事務很多都與民生有關,他所做的研究也能夠用于審議法律、報告等;反過來,審議法律和政府報告也能幫助他開拓視野,對全國情況有更宏觀的把握。
這方面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對于慈善事業法的立法調研和研究。
2013年,慈善事業法被列入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立法規劃第一類項目。2014年初明確由全國人大內務司法委員會牽頭起草,此后鄭功成組織了一個由10人組成的核心研究組,投入了相當的時間與精力開展專題調研活動。
2014年,鄭功成先后主持召開了18次專題研討會,邀請專家學者數十人參與研討,最終形成了有關慈善立法框架、國內外慈善立法概況、慈善組織等15個專題研究報告,并全部提交全國人大內務司法委員會領導與法律草案起草工作組參考。
“這項工作是有價值的,對法律草案的起草是有直接幫助的。”鄭功成向記者介紹,有的建議被直接納入草案,有的主張在草案中得到體現,有的專題報告雖然無法在草案中占據相應篇幅但也引起有關方面高度重視,得到全國人大內務司法委員會與民政部領導的肯定。
從1995年開始就從事慈善事業研究的鄭功成,今年依然會帶領一批由年輕學者組成的團隊,對于慈善事業立法問題攻堅克難。談到自己這項工作的價值,鄭功成展露出學者理性的本色:我們所做的就是分析立法中的關鍵性問題,客觀表達吸收大家智慧后的建議,這可能是為立法所做的一件有意義的工作。
編輯:邢賀揚
關鍵詞:鄭功成 立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