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15全國兩會>面孔 面孔
彭建武代表:通用航空發展須依法治“業”
新華網北京3月4日電(記者錢春弦 華曄迪)占全球人口1∕5,通用飛機占有量卻不到全球的1∕400,要扭轉我國通用航空產業發展滯后局面,必須依法治“業”,加快通用航空立法來促進通用航空產業發展。
全國人大代表、中航工業南方董事長彭建武4日在此間提出,應加快構建與通用航空發展相適應、機構明確、定位清晰、職責明確、行為主體權利義務明晰、產業鏈發展配套措施完善、通用航空裝備制造與運營服務協同發展的通用航空法律法規體系,使其對通用航空產業發展更具有指導性、規范性和可行性。
彭建武介紹說,按國外經驗,通用航空產業投入產出比為1比10,就業帶動比為1比12。目前美國大約有22.4萬架通航飛機,通航機場總量約2萬個,飛行員數量超過61萬,總產值超過1500 億美元 (近萬億元人民幣),創造了全國1%的GDP和126萬個就業崗位。2013年底,我國通用航空機隊在冊總數為1654架,通用機場和起降點約400個。我國人口占全球人口1∕5,而通用飛機占有量卻不到1∕400。
我國當前通用航空法律體系由國家立法、行政法規、民航規章三個層次構成。從國家立法層面看,內容過于籠統,無法為通用航空法規制定提供科學指引。從行政法規層面看,對于促進通用航空產業發展停留在原則層面,保障措施不明確、實施細則有待完善。從民航規章層面看,我國現行的11大類共117部適航規章體系中,對通用航空相關規章缺乏針對性和靈活性。
彭建武建議,從法制角度牢固樹立促進通用航空產業發展的觀念,理順空防安全與產業發展的關系,逐步使低空資源配置和管理更加合理,在兼顧空防安全與產業發展的立法原則下,重新劃分我國空中管理機構的職責,構建機構明確、定位清晰、職責分明的立法、執法、司法體系,開啟我國通用航空產業法制化管理新常態。
編輯:邢賀揚
關鍵詞:全國兩會 兩會 彭建武 通用航空發展 航空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