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15全國兩會>面孔 面孔
鄧崎琳:“一帶一路”為鋼鐵業發展提供了重要契機
2015年3月8日,全國人大代表,武鋼集團董事長、黨委書記鄧崎琳作客新華網,圖為訪談現場。
新華網 郭研 攝
新華網北京3月8日電 全國人大代表,武鋼集團董事長、黨委書記鄧崎琳今天做客新華訪談2015全國兩會特別節目,就經濟“新常態”是機遇也是挑戰這一話題與廣大網友進行在線交流。鄧崎琳表示,“一帶一路”戰略為鋼鐵業發展提供了重要契機,武鋼已經為“走出去”做好準備。
主持人: “一帶一路”對于鋼鐵業緩解產能過剩而言是重要契機,您認為中國鋼鐵企業走出去能否應對國際挑戰?
鄧崎琳:中央提出的“走出去”非常英明,特別提出了“一帶一路”這樣一個戰略。契合沿線國家的共同需求,為沿線國家優勢互補、開放發展開啟了新的機遇之窗,是國際合作的新平臺。從國際上、政治上、經濟上都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所以我們應該努力去推進和做一些事情。
中國鋼鐵在轉型中淘汰落后,消化過剩產能,有些產能是可以轉移到國外去的,而且國外也有市場需求。東盟、非洲及拉美國家蘊涵巨大的市場潛力,在“一帶一路”沿線64個國家中,鋼材凈進口國占70%以上。據我所知,市場預期的利潤還是可觀的,所以我們把富余的產能裝備“搬遷”過去,既可以在“一帶一路”上做一些事情,也可以把鋼鐵的過剩產能找到一個非常好的出路。
主持人:您覺得從自身來看,中國的鋼鐵企業“走出去”,能夠應對國際的挑戰嗎?
鄧崎琳:這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國際各地區的法律和環境、文化、風俗都有很大的差異,企業本身也有很大的差距。這需要我們在不斷的學習和實踐中,努力地去適應,要走出去就必須去適應。只要我們以誠相待,真心的做事,融入當地社會,我們會做好的。
主持人:武鋼在“走出去”方面怎么去把握“一帶一路”的機遇呢?
鄧崎琳:武鋼做了一些準備工作,也有一些思考,準備下一步進行探索和嘗試。
編輯:邢賀揚
關鍵詞:全國兩會 兩會 鄧崎琳 “一帶一路” 鋼鐵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