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15全國兩會>面孔 面孔
彭琳:穩增長調結構 交通要當好先行官
2015年3月7日,第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四川省交通運輸廳廳長彭琳做客新華會客廳。
圖為彭琳回答主持人提問。新華網 賈振 攝
新華網北京3月7日電 行進的中國進入一年一度的兩會時間,兩會代表和委員們如何在新的歷史機遇下建好言、議好政,新華會客廳與您一同關注。3月7日下午,全國人大代表、四川省交通運輸廳廳長彭琳做客新華網兩會特別節目——新華會客廳,就四川交通的建設和發展與廣大網友進行交流。
彭琳認為,交通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基礎和先導,實現“兩個一百年”發展戰略目標,交通要當好先行官。四川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始終把加快交通發展擺在突出位置,大投入促進了大發展。
彭琳說,聆聽了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讓人振奮。這是一份創新求實的報告,是一份充滿民本情懷的報告,是一份令人信心倍增的報告。經濟增長要實現預期7%左右的目標,交通建設要主動適應和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充分挖掘潛力、開拓進取,在穩增長中發揮更加積極的作用。今年,四川將堅持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在加快推進8大專項工程的基礎上,新增實施農村公路改善提升、國道提檔升級、公路安保工程全覆蓋和溜索改橋4項工程,努力穩定交通建設投資規模,力爭公路水路建設完成投資1000億元以上,實現“十二五”交通建設投資連續五年超千億,超額完成“十二五”規劃目標。高速公路新建成通車500公里,確保到年底通車里程突破6000公里,建成和在建總里程突破8000公里。
行穩致遠,穩增長與調結構相輔相成。彭琳說,四川在加快交通建設的同時,也高度重視交通發展結構的調整。今年,四川將圍繞加快推動發展導向由總量增長向質量提升轉變、工作重點由建設攻堅向建管養運協調發展轉變、運輸發展由單一方式向現代綜合運輸轉變、資金保障由專項轉移支付向建立公共財政保障機制轉變等“四個轉變”,推動交通運輸發展結構優化、轉型升級,著力提升運輸服務質量和管理水平,努力建設人民滿意交通。
編輯:邢賀揚
關鍵詞:全國兩會 兩會 彭琳 交通 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