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16全國兩會專題報道>評論 評論
創新是積累的延伸
創新是當今中國的一個熱詞,也是當今中國的現實需要。全社會自上而下地談創新,時時處處要求創新。拿中國與外國作比較,創新的優劣似乎昭然,使很多人痛心疾首、大聲疾呼。隨著世界一體化的深入,中國參與世界的各種競爭,創新固然很重要。但是,包括一些有較大話語權的知名人士在內,對于創新的某些認識并不正確,以至于我們要尋找不斷創新的途徑,有時就不能對癥下藥。
關于創新最常見的一個錯誤認識就是把新和舊對立起來,似乎只有推翻舊的、否定舊的才能有創新。一切舊東西似乎都成為創新的敵人,一切舊思想、舊觀念、舊規則似乎都成為阻礙創新的桎梏。甚至徹底與舊的告別這一行為本身都成為了創新。創新似乎就是擺脫一切舊束縛的隨心所欲,于是乎,退學、不讀書、成績差竟然都成為創新的成功典范。“中國式教育”成為阻礙創新的罪魁禍首,中國根深蒂固的傳統文化成為窒息創新的沙漠。創新幾乎等同于自由,因此,傳統因為缺乏自由而成為創新的墳墓。總而言之,這類流行觀點認為,中國老祖宗的保守僵化導致我們今天成為創新的侏儒。為了創新,恨不能換一個爹,換一個祖宗。因為需要創新,所以我們不得不改換門庭,到別人家里去認祖歸宗。事實上,創新所衍生出來的一系列結論,幾乎無一例外地咀嚼著歷史虛無主義、中國人劣根性的殘渣。
編輯:秦云
關鍵詞:創新 積累 科技進步 技術創新 瓷器 西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