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16全國兩會專題報道>評論 評論

創新是積累的延伸

2016年03月15日 17:10 | 作者:劉仰 | 來源:光明網
分享到: 

關于創新還有一個認識誤區是,只有民間才能創新,政府官方無法創新。在我看來,這個問題不能絕對化。前文提到中國歷史上爐溫技術的提高導致的技術進步和創新,基本上都是在官方的推動下實現的。當然,我們并不能由此否認民間創新的價值。但是,實事求是地說,在資本主義制度形成之前,歐洲社會一方面是分散的小國林立,地方割據,沒有哪個政權能夠持久地提供技術積累、技術進步所需要的巨額資金;另一方面,民間資金也有限,最多在手工藝上有些積累、改進和創新。這一局面直到資本主義成熟后才發生改變。歐洲工業革命之所以能夠形成,與它通過對外擴張獲得大量的資本用于技術提升有著密切的關系,尤其是美洲和印度。此處不多討論這個問題,單說當今技術實力和創新能力最強的美國。

美國早期的技術基本上都仿制或山寨歐洲,以電氣為標志的第二次工業革命時期,美國開始與歐洲并駕齊驅。美國真正的技術進步和創新能力的提升,源自幾個重大項目,一是曼哈頓計劃,二是阿波羅計劃。這兩個巨大的科研項目都是政府主導的項目,它們的成功帶來了一系列技術革命和創新。事實上,這就是美國能夠成為科技大國、創新大國的訣竅:并非依靠民間創新,而是在關鍵技術領域,由政府投入獲得技術突破。政府這么做的動力并非只是市場獲利,而是戰爭,熱戰或冷戰,為此,政府為獲得技術領先和進步,可以不計一時的成本投入。今天,人們享受著互聯網時代的便利,很多年輕人在網游中消磨時間,網游誕生了一個新的行業和新的財富大佬。其實,網絡這個新的技術進步也來自于美國官方支持的軍事科技,所謂網游的源頭就是軍事訓練和模擬戰爭。IT成為美國經濟的發動機,并非媒體渲染的幾個大學生退學創業那么簡單。

要獲得科技進步和技術創新能力,必須擺正政府與民間的關系。政府長期持久的研發投入是非常重要的。這些投入有相當一部分在短時間內無法見到效果,因而顯得數額巨大且成果渺茫。但事實上,如果沒有這種投入,就沒有科技進步和技術創新。當今世界幾乎只有中國和美國能夠承擔這種投入,如果要算上別人,那么還有歐盟和日本。所以我們看到,歐洲某些關鍵技術的突破和進步,靠一個國家難以實現,必須靠多國合作,例如空中客車和強子對撞機。日本由于各種條件的制約,使得它的技術創新只能局限在某些領域。所以,隨著中國的經濟發展,政府在關鍵技術領域的持續投入能力在全球后來居上,連美國都開始感到日益增長的壓力。相對于政府在科技進步上的主導作用,民間研發的技術創新只是眾星拱月的輔助,以及在推廣領域的全面開花,而非技術創新的核心要素。一味強調民間對于技術創新的重要性,淡化或抹黑政府在這個問題上的重要作用,在我看來一定程度上屬于戰略誤導。

編輯:秦云

關鍵詞:創新 積累 科技進步 技術創新 瓷器 西方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午夜福利在线视频国产不卡 | 亚洲影院午夜在线免费 | 亚洲国产日韩欧美第三区 | 精品v大片在线观看 | 无套内谢的新婚少妇国语播放 | 日韩2021亚洲天堂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