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樂觀社會 樂觀社會
史玉東:用“工匠精神”擦亮乳業“中國制造”
對于孩子來說,母乳是媽媽給了他生命之后的第二份禮物,含有寶寶成長所需的所有營養成分。而在地域遼闊的中國,由于飲食上的多樣性,區域上的差異性,想完成對中國母嬰營養的研究調查,對于蒙牛乳業自主研發人員史玉東而言,著實是個不小的難題。
實驗室,專注于觀察菌落形態的史玉東。中國青年網記者 栗鵬菲供圖
與數據為伍,耐心細心信心都必不可少
從事研發創新工作需要很強的專業技能,十年專注于基礎研究,需要他沉得下心來還要耐得住寂寞。
看似枯燥的實驗是基礎研究必不可少的一項,采樣、分離、純化、保存……等等環節的不斷重復,階段時間點的數據往往也需要反復操作和分析,甚至由于實驗項目的不確定性和連續性,一份看似簡單的數據結論,都需要他舍棄休息通宵進行實驗。
但是對于史玉東而言,“踏踏實實的工作心態,便是最好的工作動力”。反反復復的實驗過程,每一個鉆研的細節,他都從來不敢怠慢。在2013年,史玉東就帶領微生物與發酵項目組團隊成員完成過700株乳酸菌的特性檢測及相關數據梳理,然而這也只是其工作生涯的冰山一角。
“失敗還好,但有時候看不到研發希望的時候,才是對我們最大的考驗”,為了開發具有國內自主知識產權的益生菌發酵劑,史玉東曾經廢寢忘食通宵地待在實驗室,與不確定的實驗數據“作斗爭”。每一份科學數據的背后都凝聚著他“工匠精神”的基因,也都凝聚著一個科研人員精益求精的獨特氣質。
編輯:梁霄
關鍵詞:史玉東 工匠精神 中國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