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12屆全國政協雙周協商座談會>十二屆全國政協第七十五次雙周協商座談會 十二屆全國政協第七十五次雙周協商座談會

全國政協“推進糧食定價機制、補貼政策和收儲制度改革”雙周協商座談會發言摘登

2017年11月20日 14:37 | 來源:人民政協網
分享到: 

部委聲音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王曉濤:

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解決好吃飯問題當做治國理政的頭等大事來抓。國務院多次召開常務會議和專題會議研究部署糧食工作。各地區、各部門認真貫徹落實,取得明顯成效。

當前,我國農業農村發展進入新的歷史階段,農業的主要矛盾已經由總量不足轉變為結構性矛盾,突出表現為階段性供給供過于求和供給不足并存。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在供給側。

在我國農業發展環境和國內外農產品市場形勢發生較大變化的情況下,多年來一直執行的以最低收購價和臨時收儲政策為主要內容的糧食價格形成機制和收儲制度,面臨市場機制作用弱化、收儲規模大、庫存高企、財政負擔加重、流通企業經營困難等問題,糧食價格形成機制和收儲制度亟待完善。

黨中央、國務院深刻把握我國農業發展新形勢新變化,及時作出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決策部署,并把糧食價格形成機制和收儲制度改革作為其中一項重大舉措,堅持市場化改革取向和保護農民利益并重,按照市場定價、價補分離、主體多元原則,分品種施策、漸進式推進。

黨的十九大提出,要確保國家糧食安全,把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改革完善糧食價格形成機制和收儲制度是貫徹落實國家糧食安全戰略、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內容。下一步,我們要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研究加快完善稻谷、小麥最低收購價政策。此外,還將會同有關方面繼續協調落實好今年秋糧收購政策措施,扎實推進相關工作,鞏固收儲制度改革成果。

財政部副部長劉偉:

糧食問題,不僅僅是經濟問題,也是戰略問題、社會問題、政治問題。這幾年,全國政協對推進農產品收儲制度改革提出許多好的意見建議,給予了極大的支持,我們是非常受益的,像新疆的棉花目標價格改革等,俞主席多次作出重要批示和指示,委員們也給我們提出很多好的具體意見。這次的全國政協雙周協商座談會開得特別及時,對深化糧食收儲制度改革具有重要意義。

在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過程中,必須確保國家糧食安全,把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同時,也應當樹立新的糧食安全觀,認識到老百姓的需求已從吃飽向吃好吃得安全轉變,保證糧食安全是有質量高水平的。我們有三個觀點:一是積極推進完善最低收購價政策,使定價水平盡量貼近市場;二是政策調整要保護農民合理收益,實行“降補聯動”;三是去庫存要綜合施策,避免一邊減少老庫存,一邊增加新庫存,把去庫存和最低收購價政策改革同時謀劃。

農業部副部長屈冬玉:

全國政協高度重視“三農”工作,尤其是國家糧食安全問題,剛才委員們關于糧食保能力、保穩定、保綠色生產的意見建議,我都基本贊同。糧食安全不僅是經濟問題,也是政治、社會問題,還是國際社會高度關注的問題。

首先,糧食的公共品屬性和商品屬性要分開。糧食的公共品屬性很強,要從政治和社會穩定的大局出發統籌考慮,防止因糧食安全問題引發大的系統性風險。我國糧食安全還存在大國效應,如果糧食自給率降低,即使幅度不大,也會影響到國際上很多小國家的糧食安全,有損我們負責任大國的形象。目前糧食供求關系出現階段性寬松,本身說明改革開放近四十年我國農業發展的巨大成就,特別是近十多年,最低收購價政策和臨時收儲政策在促進糧食生產、保護農民利益方面都取得了明顯成效。

其次,解決問題要用好市場和政府兩只手。針對當前糧食市場出現的結構性矛盾,應以問題為導向推進收儲制度改革,既要充分發揮市場機制作用,把糧食的商品屬性激活,實現優質優價和產業鏈協調發展,又要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穩定糧食產能,促進農民增收。尤其是要發揮我國政治制度優勢,中央和地方協同推進,落實好糧食安全省長責任制。如何完善財稅制度,協調主銷區和主產區利益,需要好好研究。

第三,保能力保穩定保綠色生產各有側重。保能力首先要把小農戶從事糧食生產的補貼保住。在價格水平適當調整的同時,把補貼相應跟上來,穩定農戶收益預期,保護好生產積極性,防止生產大幅下滑。保穩定重點是保商品糧供應的穩定。通過完善農業支持保護制度,建立健全信貸、保險、儲運等社會化服務體系,保障種糧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等適度規模經營主體的種糧收益,鼓勵優質商品糧生產供應。三要保綠色生產要聚焦主產區。重點支持“三區三園”農業綠色產能提升,包括東北黑土地的地力改善、綠色標準化生產、畜禽糞污處理和資源化利用等,大力加強科技創新和綠色生產技術推廣。

總而言之,大家的基本思路我們是贊同的,最低收購價的政策框架不宜做大的變動,但價格水平可逐步往生產成本靠,進一步發揮市場機制作用,同時完善對農民的支持保護政策體系。

國家糧食局副局長盧景波:

聽了各位委員的發言,很受啟發,這對我們進一步做好工作,提供了很好的指導和借鑒。下一步,糧食部門將努力做好以下幾項相關重點工作:

一、 切實抓好糧食收購,完善糧食儲備和產銷合作體系。有委員提出要積極適應糧食價格形成機制和收儲制度改革的新形勢,總結借鑒玉米、大豆、油菜籽實行市場化收購的經驗做法,大力培育多元市場主體,加快推進國有糧食企業改革,構建糧食市場化購銷新格局。這些建議都很好,我們將在推進糧食收儲制度改革中,認真抓好糧食收購工作,鼓勵多元主體積極入市收購,堅決守住農民“種糧賣得出”的底線,保護好種糧農民的利益,維護市場穩定。要進一步加強政府儲備管理,完善中央和地方兩級儲備協同運作機制,同時引導企業和城鄉居民適當存糧,形成合理的儲備格局。加快構建長期穩定的新型糧食產銷合作關系,推動實現糧食供求區域平衡。

二、 完善強化糧食宏觀調控,積極消化糧食庫存。有委員講到要強化糧情監測預警,建立專家會商機制,實現信息共享,發揮好信息引導作用,增強宏觀調控的預見性和時效性。我們很贊成這些建議,將認真抓好落實。大家都很關心糧食庫存消化問題,今年以來糧食庫存消化已取得積極進展,下一步,我們將繼續多措并舉,做好庫存消化工作。

三、 大力發展糧食產業經濟,積極實施“優質糧食工程”。有委員提到,通過調優結構、優質優價來促進農民增收,同時延長產業鏈,推動我國從糧食生產大國向糧食產業強國邁進。這些建議很好,我們將以實施“優質糧食工程”為抓手,增加綠色優質糧油產品供給,助推糧食產業提質增效、轉型升級。

四、 加快推動糧食安全保障立法修規,全面強化糧食流通監管。有委員提到了要建立國家糧食安全保障法,有關部門正在積極推進。目前《糧食流通管理條例》和《中央儲備糧管理條例》修訂稿,已經廣泛征求意見,近期將按規定程序報批。在糧食流通監管方面,將全面壓實企業主體責任、地方政府屬地管理責任和糧食等部門行政監管責任,確保監管有力有效。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糧食 補貼 政策 價格 市場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综合在线精品女同 | 最新在线步兵区在线播放 | 久久国产这里有精品 | 亚洲欧美中日韩在线 | 制服丝祙第1页在线 | 日韩无砖专区一中文字目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