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雙周協商座談會是全國政協認真貫徹中共十九大精神和中共中央決策部署、圍繞全面深化醫改重點難點積極議政建言的重要舉措。會前,農工黨中央和全國政協教科衛體委員會組織委員赴北京、陜西、貴州、內蒙古、青海開展專題調研,并與國務院有關部門座談交流。【詳細】
公立醫院綜合改革是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主戰場。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公立醫院改革,醫衛戰線認真貫徹落實中央決策部署,全面推進改革,取得重要階段性成效。實踐證明:公立醫院綜合改革方向正確、路徑清晰。【詳細】
疾控中心與公立醫院在疾病防治方面銜接不暢,醫防結合還有很大空間。由于經費不足、信息化建設滯后等原因,導致醫療機構給疾控中心提供疾病監測數據的主動性不高。【詳細】
鞏固醫改成果,做好中醫藥服務是重要途徑之一。目前,中醫藥存在的問題有:優勢特色還沒有得到充分發揮,部分中醫院的門診量明顯下降等。【詳細】
建立公立醫院以公益性為導向的績效考核機制。醫療服務是救死扶傷,不是盈利掙錢,應該在公立醫院禁止把收入作為醫生績效考核的指標。【詳細】
對專科醫院實行差別化財政政策。各級政府應落實辦醫責任,對專科醫院實行“一院一策”,切實提升專科醫院軟硬件設施。同時,中央財政應對西部和貧困地區專科醫院實行財政直補政策,杜絕財政補助不到位問題。【詳細】
當務之急是全面落實改革政策。全國取消藥品加成以后,醫院藥品占比明顯下降,但相應的服務價格調整、政府投入、科學合理的補償機制還不到位,發展不平衡。建議各級政府加強三醫聯動,政策配套,加快現代醫院制度建設。【詳細】
據了解,目前一些醫療機構存在不同程度的過度診斷、過度治療的行為,造成一些患者不該做的檢查做了,不該做的治療做了。為避免這個問題的發生,建議醫保部門出臺相關規定,發揮醫保作用,規范醫療服務行為,防止過度診療行為的發生。【詳細】
新醫改10年來,城鄉居民醫改獲得感和滿意度不斷提升。就遼寧數據而言,具體體現在“六降一升”:藥品價格下降;檢查檢驗項目價格下降;公立醫院藥占比下降;醫療費用增長幅度下降;患者的平均住院日下降;個人衛生支出占總的比例下降;公立醫院的醫療收入提高。【詳細】
推動分級診療制度有時也會因為醫療設施的多元化和流程的復雜化而產生新的風險。需要進一步加強醫療體系的風險管理機制,確保病人安全就醫。【詳細】
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取得很大進展,但現代醫院管理制度的建設還沒有取得突破性進展。建立現代醫院管理制度的核心在理論上首先是解決醫院管理者的委托代理問題。在實踐上,就是立規矩,建標準,抓考核。規矩、標準、考核的對象不僅僅體現在醫院,也要體現在政府部門自身上。【詳細】
鞏固破除以藥補醫成果,完善公立醫院運行新機制,首要任務是建立科學的補償機制。按照制度設計,取消藥品加成減少的收入相應由調價、財政和醫院消化等渠道來解決。改革一年來,效果是明顯的,但補償不到位,沒有有效建立醫療服務價格動態調整機制等問題依然存在。【詳細】
加大政府財政支持力度,為薪酬制度改革奠定基礎。一是在落實6項投入并逐年增加的基礎上,對政策性調整,如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等,新增的資金部分,政府應予以兜底。二是理順醫療服務價格,補齊基本醫療不足部分。三是探索公立醫院與社會資本合作的有效模式。【詳細】
公立醫院綜合改革的重要任務就是取消藥品加成。總體看,本輪破除以藥補醫改革中財政補償是到位的,但醫療服務價格補償以及公立醫院長期資金投入和運行機制尚存在以下問題。【詳細】
破除以藥補醫和完善公立醫院運行新機制是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推進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重要內容。【詳細】
建立以醫生診療技術為價值體系的可持續發展機制勢在必行。建議:一是培養高素質、優秀醫德醫風的醫務人員隊伍是醫改核心;二是堅持公立醫院的醫改主力軍地位;三是“三醫聯動”是醫改必走之路;四是進一步完善財政補貼機制。【詳細】
要通過支付方式和薪酬制度、績效考核等綜合改革,調動醫院和醫生控制費用、改善服務的內生動力,實現“破舊”和“立新”有效銜接。建議盡快建立完善“三醫聯動”新機制,推動醫保參與公立醫院各項改革。【詳細】
公立醫院改革,涉及各個方面,破除以藥補醫,僅是開展醫改工作的重要一步,更重要的是運行新機制的建立。首先要使人民群眾滿意,二要醫護人員積極參與,三要與國家財政收入現狀同步。目前醫改存在的問題是相對明確的,關鍵是各部門要積極推進,做好本職工作,以“為人民服務”為宗旨,形成合力,不斷取得新進展。【詳細】
真正解決患者看病難看病貴,不僅需要醫藥分開,還要進一步推動醫療資源公平分配,基本醫療下沉,疑難雜癥上移,維護公立醫院公益性。患者是人民,醫務工作者同樣是人民,醫療事業是人民的事業,讓醫學工作者更受尊重,一流人才才會踴躍投身醫學事業。【詳細】
醫改這個世界性難題沒有最優模式去照搬,但經過充分調研后的頂層設計一定可以使醫改少走彎路。為彌補兒科資源的短缺,我呼吁為占人口近1/5的兒童配置合理的醫療資源。作為一線工作者,我對醫改的未來充滿信心。【詳細】
13位全國政協委員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對公立醫院改革提出了很有針對性的意見和建議。國家藥監局依職責對公立醫院使用環節的藥品和醫療器械質量進行監督管理,委員們對公立醫院改革的關注,是對公眾健康的關注,也包含了對藥品監管工作的關注。【詳細】
公立醫院綜合改革盡管已經取消了藥品加成收入,但是也應當看到,藥品和耗材在醫療費用當中的占比還比較高。虛高的藥價和耗材,既是改革的一個難點,但也是改革的突破口。【詳細】
今年7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醫療衛生領域中央與地方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改革方案》,這個方案是民生領域出臺的第一個劃分方案,從公共衛生、醫療保障、計劃生育、能力建設四方面來劃分。在劃分過程中,一是強化了中央的責任,二是完善了分擔的辦法,三是推進了項目的整合。【詳細】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國務院每年都對公立醫院綜合改革作出部署,提出明確要求。全國政協支持公立醫院綜合改革的建言獻策,一些已轉化為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政策。【詳細】